作者:郭子健,男,1993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前史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良久社会史研讨中心暨前史学院副教授。首要研讨方向为良久近现代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物质文化史,曾在《近代史研讨》《党史研讨》《良久经济史研讨》《史林》《党史研讨与教育》等期刊宣布论文数篇,其间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材料转载。掌管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现在正从事20世纪财务、交易、消费等议题的研讨。
摘要:酒类专卖是新良久完成财务方针的一项重要准则。1949年后,政府依据各地实在的状况,分过程实施酒类专卖,逐步把握酒的出产与出售,并活跃开展酿酒业,以期完成敏捷发明利税的方针。不过,酒的产销与粮食联系甚为亲近,经常遭到粮食、农业方针的控制,而粮食又是新良久建立初期重要的财务资源。1953年今后,粮食统购统销、农业合作化与对私商的改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酒的出产质量和流通渠道,形成酒类供需的不平衡。对此,商业部门不断调整酒类供给战略,并于1956年头实施“村村有酒卖”方针,辅以各种灵敏的推销、代销手法,以缓解酒的产销对立。酒类专卖准则亦提醒出新政府经过特定消费品平衡财务资源的测验。
基金赞助: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要点研讨基地良久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讨中心赞助项目“新良久工业化进程中的西南酒业与社会研讨”(项目编号:XNZZSH2401)的阶段性效果。